大暑时节“湿热交蒸” 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发布时间:2025-10-10 00:27:5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大暑时节“湿热交蒸” 专家支招养生要点2024-07-23 11:06:5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润泽 。

大暑时节“湿热交蒸” 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2024-07-23 11:06:5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润泽 责任编辑:李润泽 2024年07月23日 11:06 来源:科技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7月22日是湿热交蒸大暑节气,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大暑点

  “大暑是时节安徽某某生物科技运营部阳光猛烈、气温最高的专家支招时段,多数地区雨水显著增加,养生‘湿热交蒸’的湿热交蒸程度达到顶点。”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大暑点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时节自然环境的专家支招湿热常导致人体湿热重,易引起脾胃虚弱。养生安徽某某生物科技运营部

  “大暑是湿热交蒸凸显气候极端性的一个节气,台风、大暑点暴雨、时节高温热浪等灾害多发。专家支招”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宋英杰在会上介绍,养生大暑时节还易出现风暴潮、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农田渍害等衍生灾害。

  一方面是气候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一方面是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何在大暑时节做好养生保健和健康防护?多位专家在发布会现场支招。

  “大暑时节,今年华中、华东、西北,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西南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针对高温天气,无论是施工作业,还是中小学生暑假旅游出行,都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宋英杰说,针对高级别预警,如红色预警、橙色预警,相关部门会启动防御预案。

  相较于小暑的干热,大暑是湿热,“蒸”的时间越来越长,会出现易被忽视的“隐性高温”,即由于湿度太高,32℃气温给人的体感温度却接近40℃。

  如何缓解大暑带来的强烈不舒适感?“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夏季人体阳气旺盛宜养心。”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黄亚博建议,公众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减慢生活节奏,静心凝神,通过太极拳、八段锦、闭目养神等帮助暑气渐消、精力渐增。“暑天无病三分虚,通过刺激神门穴可以帮助睡眠,规律和充足的睡眠对于防病养生十分重要。”

  “蜱虫进入生长活跃期,公众要预防蜱虫叮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提醒,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不要长时间坐卧,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使用含有0.5%氯菊酯产品处理衣服和装备,进入室内前检查蜱虫是否附着。如果被叮咬应尽快将蜱虫取出,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再用干净的、尖头的镊子夹出。取出后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此外,针对暑假期间,各地眼科医院里孩子明显增多的情况,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魏文斌说,确诊近视的青年和儿童应及时配镜,以促进视觉中枢得到清晰的视觉刺激,维持眼睛正常发育。他强调,近视防控最重要的是增加户外活动以及减少近距离用眼。

  (科技日报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张佳星)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相关文章

  • 刚死不久的螃蟹,还能吃吗?

    刚死不久的螃蟹,还能吃吗?2025-10-06 23:41: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令旗
    2025-10-10
  • 以色列批准一项军购计划 价值数十亿新谢克尔

      当地时间24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国防部和财政部发布联合声明称,以色列国防采购委员会当天批准了一项总值数十亿新谢克尔的军购计划。  声明称,此次采购包括“雷谢夫”级护卫舰,以取代以色列海军已经老化
    2025-10-10
  • 今冬新疆独库公路库车段“不打烊”,这些景区免门票

    独库公路享有“中国最美公路”的美誉。由于天气、地形及路况等因素影响,每年冬季,独库公路都要实施冬季封闭。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冬天,独库公路库车段冬季“不打烊”。独库公路库车段沿途分布着大小龙池风景
    2025-10-10
  • 应对“特朗普2.0”,美国商家开启囤货模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飞]美国进口商正在为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发起的贸易战提前囤货。《华尔街日报》援引经济学家的分析称,在提前囤货行为的刺激下,今后几个月中国出口有望保持强劲增长。  其实美国进口商大
    2025-10-10
  • 泽连斯基称乌多地遭大规模空袭 已致4死80余伤

      俄罗斯国防部9月28日称击落多架乌克兰无人机,乌克兰空军称击落以及拦截了大量俄军空中目标。  俄称击落多架乌无人机  乌称击落多个俄空中目标  俄罗斯国防部称,当地时间28日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
    2025-10-10
  • 7分钟带你重温叶嘉莹的人生故事

      [#7分钟带你重温叶嘉莹的人生故事#]#她倾尽一生只做一件事#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4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北京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
    2025-10-10

最新评论

eim.laoying.sbs